鲍骏,卞国柱,伏义路,谢亚宁,胡天斗.溶胶-凝胶法制备K-Co-Mo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──焙烧温度的影响[J].分子催化,1999,(4): |
溶胶-凝胶法制备K-Co-Mo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研究──焙烧温度的影响 |
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溶胶-凝胶法,K-Co-Mo催化剂,低碳醇合成,焙烧温度,结构 |
英文关键词:Sol\|gel method,K\|Co\|Mo catalyst,Mixed alcohol synthesis,Calcination temperature,Structure |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|
鲍骏 卞国柱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!合肥230026) (鲍骏,卞国柱,伏义路) 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!北京100039(谢亚宁,胡天斗)
|
摘要点击次数: 1360 |
全文下载次数: 10 |
中文摘要: |
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 Co Mo O4 催化剂, 经 K 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~800 ℃下进行焙烧, 得到氧化态样品, 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 K Co Mo 催化剂, 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 C O 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. 运用 X 射线衍射( X R D )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( E X A F S )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. 乙醇分解性能测试表明,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较弱,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. 合成醇性能测试结果则显示,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升高后,其合成醇的产率逐步降低, 但醇选择性基本不变. 经 400 ℃焙烧的样品, 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.结构分析结果表明, 氧化态样品中存在多种 K M o O 物种, 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, 钾钼之间作用增强, 样品更难以被完全硫化. |
英文摘要: |
|
HTML 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|
|
|